呼吸困难怎么办?请看这份紧急处理指南

信息日报 2024年08月07日

  ■徐金圣  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东人民医院

  在生命的每一刻,呼吸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,它悄无声息地支撑着人们的生命活动。然而,当这份自然的律动遭遇困境,呼吸困难便成了一种紧迫而严峻的健康挑战。面对这样的紧急情况,每一秒的应对都至关重要。

  一、识别呼吸困难的症状与原因

  (一)症状识别

  呼吸困难是指患者主观上感觉空气不足或呼吸费力,客观上表现呼吸频率、深度和节律的异常。其常见症状包括急促的呼吸、窒息感、嘶哑声或喘鸣声、胸部疼痛或不适、面色苍白或发紫、焦虑或恐慌等。这些症状可能突然发生,也可能逐渐加重,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呼吸心跳骤停。

  (二)原因分析

  呼吸困难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,主要包括心脏病、肺部疾病、过敏反应或感染等。具体来说,心脏病如冠心病、心衰等可能导致心源性呼吸困难;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、支气管哮喘、肺栓塞等常引起肺源性呼吸困难;过敏反应如喉头水肿也可能迅速导致呼吸困难;此外,严重的贫血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可能表现为呼吸困难。

  二、紧急处理步骤

  第一步:保持冷静,评估状况

  遇到有人呼吸困难时,首先要保持冷静,迅速评估患者的状况。观察患者是否在呼吸,是否意识清醒。如果患者不能正常呼吸或失去意识,应立即拨打120,并同时采取以下紧急措施。

  第二步:确保呼吸道通畅

  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处理呼吸困难的首要任务。具体做法包括:

  清除异物。立即检查患者的口咽,清除可能阻塞呼吸道的分泌物或异物。如果患者意识不清,应特别注意清理呼吸道分泌物,有义齿者需取出义齿。

  调整体位。将患者摆放成端坐位,双下肢低垂,有助于增加肺通气量,尤其适用于心源性或肺源性呼吸困难的患者。如果患者已昏迷,应使其仰卧位,头后仰,托起下巴,打开口腔,以便清除异物。

  第三步:给予氧气治疗

 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应尽早给予患者吸氧治疗。可以使用鼻导管吸氧或面罩吸氧,以提高患者的氧饱和度,缓解缺氧状态。对于严重呼吸困难的患者,高流量吸氧尤为关键。

  第四步:根据病因采取针对性措施

 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,如果了解患者的病因,可以采取一些针对性的初步处理措施:

  心脏病引起。若患者有心脏病史,且呼吸困难可能与心衰相关,可尝试让患者保持安静,减少活动,同时给予小剂量的强心、利尿药物,但需谨慎使用,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。

  肺部疾病引起。对于支气管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患者,如果条件允许,可给予吸入性支气管舒张药物(如沙丁胺醇气雾剂)以缓解症状。

  过敏反应引起。如因过敏导致喉头水肿,可使用抗过敏药物(如肾上腺素),需注意使用方法和剂量,避免自行处理。

  第五步:心肺复苏准备

  如果患者突然停止呼吸或心跳,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。将手掌置于患者胸部中央,另一只手交叠其上,用力按压胸部,按压频率至少为每分钟100~120次。如果附近有自动体外除颤器,应尽快使用,它能检测心脏活动并在需要时提供电击,帮助恢复心脏正常跳动。

  三、预防与后续处理

  (一)预防措施

  呼吸困难的预防关键在于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定期体检,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疾病。对于有呼吸系统疾病家族史的人群,更应重视呼吸系统健康,遵循医生的建议,戒烟、控制体重、定期锻炼,以降低呼吸困难的风险。

  (二)后续处理

  及时就医。呼吸困难缓解后,患者应尽快就医,进行全面的检查以明确病因,并根据病情接受相应的治疗。

  病因治疗。针对不同病因,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。例如,对于肺部疾病患者,可能需要进行抗感染、祛痰、平喘等综合性治疗;心脏疾病患者可能需要强心、利尿、扩血管等治疗。

  持续监测。对于慢性呼吸困难患者,应定期监测病情,及时调整治疗方案,避免病情恶化。

  心理疏导。部分呼吸困难患者可能伴有焦虑、恐慌等心理问题,必要时应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,进行心理疏导和治疗。

  总之,呼吸困难是一种紧急而严重的状况,需要迅速而准确的处理。通过识别症状、保持呼吸道通畅、给予氧气治疗,根据病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及必要的心肺复苏准备,可以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时间,等待专业医疗人员的到来。同时,加强预防措施和后续治疗同样重要,有助于减少呼吸困难的发生和复发,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。

信息日报医疗 16呼吸困难怎么办?请看这份紧急处理指南 徐金圣2024-08-07 2 2024年08月07日 星期三